02
2019
-
09
水井鉆桿敘述燒鉆事故產生的原因
作者:
水井鉆桿敘述燒鉆事故的原因
生產實踐證明,造成燒鉆的關鍵是鉆進時孔底沖洗液供給不足或沖洗液完全中斷,即主要是水泵和操作兩個方面的原因。
其中水泵工作不正常,送水量小或不送水,降低了沖洗液對鉆頭的冷卻作用,造成燒鉆事故。
還有一方面操作的原因
(1)鉆進軟、塑性巖層時,鉆頭剛下到孔底就加高壓進行鉆進,造成鉆頭壓入巖層過深,水路不能通暢。
(2)巖層由硬變軟時,進尺速度變快,如不同時加大泵量或控制鉆進速度,巖粉不能很好排出。越聚越多,循環條件越來越壞,先是糊鉆,后是完全堵死,最后成為干鉆。摩擦產生高熱,將鉆頭燒在底孔。
(3)鉆桿因絲扣磨損而破裂,或絲扣連接不嚴而漏水,下鉆前位經檢查和更換,造成中途漏水,使孔底沖洗液供給不足。
(4)鉆桿或雙重巖心管接頭水路被雜物堵塞,造成水路不通。
(5)硬質合金鉆頭內外出刃及水口太小,水槽過淺,使沖洗液循環不暢。特別時鉆進塑性巖石時,會產生泥包現象,堵死水路。
(6)金剛石內外出刃磨損過度,水路不合要求,在轉速很高的情況下摩擦產生高熱,得不到很好的冷卻。
(7)鉆進時巖心堵塞,沖洗液不能全部送到孔底,未及時處理或提鉆。巖心堵塞往往是導致燒鉆的重要原因。
(8)使用孔底反循環鉆進,由于反循環水路堵塞,噴射器抽吸沖洗液的作用減弱,甚至完全停止成為干鉆,加至孔底巖粉大量堆積,而發生燒鉆。
(9)掃孔速度太快。鉆頭插入巖粉,水路堵死。
水井鉆桿告訴您在鉆進過程中由于孔底沖洗液不足,鉆頭冷卻不良,巖粉排除不暢,鉆頭與孔壁、巖心和巖粉摩擦產生高熱,使鉆頭、孔壁巖層、巖心燒結為一體。此時沖洗液循環中止,鉆具不能回轉,也不能提動,這種孔內事故稱為燒鉆事故。
同時水井鉆桿還發現燒鉆事故可發生在金剛石鉆進、硬質合金鉆進和鋼粒反循環鉆進中。特別是金剛石鉆進,鉆頭與孔壁、巖心的間隙很小,而轉速又快,操作時一旦粗心大意,很容易出現燒鉆事故。輕者燒毀鉆頭使金剛石全部損失;重則由于處理事故還要破壞雙層巖心管,損壞管材,甚至報廢鉆孔。